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灭蛾、蚊灯技术领域,特指一种能够自动倒虫的灭蛾、蚊灯,包括有集虫装置,所述集虫装置的底面上开设有将集虫装置的内腔与外界连通的排放窗口,排放窗口处设置有活动窗板,活动窗板由动力装置驱动对排放窗口进行堵塞或打开。本实用新型可根据实际情况的需求定期通过活动窗板堵塞或打开排放窗口,使得集虫装置内的飞虫尸骸能够被定期清理,从而在无需人力、同时也无需将集虫装置拆卸下来的前提下,便能够自动清理集虫装置内的飞虫尸骸,有效减少人工成本,以具备智能化功能。
公开号:CN214339565U
申请号:CN202023197075.3U
申请日:2020-12-25
公开日:2021-10-08
发明作者:徐昌春;黄振东;杨勤民;刘存辉;肖云丽
申请人:Zhejiang Longhao Agriculture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IPC主号:A01M1-04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灭蛾、蚊灯技术领域,特指一种能够自动倒虫的灭蛾、蚊灯。
[n0002] 现有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09449517U)所公开的一种风吸式的灭虫灯,其包括有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上灯帽、安装座和集虫盘,所述上灯帽的下端设有诱虫光源,所述上灯帽和安装座通过至少三根连接柱固连,所述安装座内设有向下吹风的风扇,所述风扇的下方设有下大上小的碗状挡件,所述碗状挡件的下端与集虫盘的上侧面之间存在空隙,集虫盘的中部设有出虫孔,所述出虫孔的下方设有与集虫盘的下端可拆卸连接的集虫装置。其工作过程中,飞虫受灯光吸引,飞入上灯帽和安装座之间,并且撞击在撞击挡板上,然后被设置在安装座内的风扇产生的向下气流所吸引,经过风扇的打击掉落到碗状挡件的上侧面上,并滑落到集虫盘上,最终沿着集虫盘掉入集虫装置内,部分还存在活力的飞虫此时会挣扎着从集虫装置飞出,然后由于碗状挡件的遮挡,飞出的飞虫只能够在碗状挡件的下侧面上飞行,当飞行累了之后,飞虫会再次落入集虫装置内。
[n0003] 然而上述结构在工作较长一段时间后,集虫装置内的飞虫尸体逐渐堆积,其需要人工进行定期的清理操作,容易遗忘;与此同时,在清理之前需要将集虫装置从集虫盘上拆卸下来,其操作繁琐复杂、人力成本较大且效率低。
[n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需人力、也无需将集虫装置拆卸下来、便能够自动清理集虫装置内飞虫尸骸的灭蛾、蚊灯。
[n0005]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n0006] 一种能够自动倒虫的灭蛾、灯,包括有集虫装置,所述集虫装置的底面上开设有将集虫装置的内腔与外界连通的排放窗口,排放窗口处设置有活动窗板,活动窗板由动力装置驱动对排放窗口进行堵塞或打开。
[n0007] 在上述的一种能够自动倒虫的灭蛾、蚊灯中,所述动力装置包括有固定在集虫装置上的转动电机,转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在活动窗板的侧壁面上,由转动电机驱动活动窗板在排放窗口内进行周向转动、以实现堵塞或打开排放窗口。
[n0008] 在上述的一种能够自动倒虫的灭蛾、蚊灯中,所述集虫装置包括具有下端口的壳体、以及盖装在壳体下端口处的底板,所述排放窗口、活动窗板以及动力装置均设置在底板上。
[n0009] 在上述的一种能够自动倒虫的灭蛾、蚊灯中,所述集虫装置上设置有振动器,振动器能够带动集虫装置进行振动。
[n0010] 在上述的一种能够自动倒虫的灭蛾、蚊灯中,所述底板的一侧部为排放窗口、另一侧部的上端面为朝远离排放窗口方向逐渐向上抬高的倾斜面。
[n0011] 在上述的一种能够自动倒虫的灭蛾、蚊灯中,位于所述活动窗板上方的排放窗口的内壁面上设置有定位凸起,转动电机驱动活动窗板转动以堵塞排放窗口时、定位凸起与活动窗板相抵触。
[n0012] 在上述的一种能够自动倒虫的灭蛾、蚊灯中,所述底板的底面上盖设有保护盖体,保护盖体与底板之间形成安装容腔,所述动力装置与振动器设置在安装容腔内。
[n0013] 在上述的一种能够自动倒虫的灭蛾、蚊灯中,还包括具有出虫孔的集虫盘,集虫装置上开设有进虫口,集虫盘的出虫孔与连接套筒的上端口固定连接,连接套筒的下端口与集虫装置的进虫口固定连接,连接套筒内设置有阻隔板,阻隔板由驱动装置驱动对集虫盘的出虫孔与集虫装置的进虫口之间进行隔断或导通。
[n0014] 在上述的一种能够自动倒虫的灭蛾、蚊灯中,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有固定在连接套筒上的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沿水平方向向内穿入连接套筒的内孔之中并固定在阻隔板的侧壁上,由驱动电机驱动阻隔板在连接套筒的内孔中进行周向转动、以实现隔断或导通集虫盘的出虫孔与集虫装置的进虫口。
[n0015] 在上述的一种能够自动倒虫的灭蛾、蚊灯中,所述阻隔板的侧壁上设置有转动连接在连接套筒上的转动销,转动销的轴线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
[n0016]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的优点是:
[n0017] 本实用新型可根据实际情况的需求定期通过活动窗板堵塞或打开排放窗口,使得集虫装置内的飞虫尸骸能够被定期清理,从而在无需人力、同时也无需将集虫装置拆卸下来的前提下,便能够自动清理集虫装置内的飞虫尸骸,有效减少人工成本,以具备智能化功能。
[n0018]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立体图一;
[n0019]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部分爆炸图;
[n0020] 图3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n0021] 图4是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n0022]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立体图二;
[n0023]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套筒内阻隔板隔断状态图;
[n0024]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套筒内阻隔板导通状态图。
[n0025] 图中:1、集虫装置;2、排放窗口;3、活动窗板;4、转动电机;5、壳体; 6、底板;7、振动器;8、转轴;9、倾斜面;10、定位凸起;11、保护盖体; 12、集虫盘;13、连接套筒;14、阻隔板;15、驱动电机;16、转动销;17、上限位凸起;18、下限位凸起。
[n0026] 下面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7:
[n0027] 一种能够自动倒虫的灭蛾、蚊灯,包括有集虫装置1,所述集虫装置1的底面上开设有将集虫装置1的内腔与外界连通的排放窗口2,排放窗口2处设置有活动窗板3,活动窗板3由动力装置驱动对排放窗口2进行堵塞或打开。
[n0028] 本实用新型可根据实际情况的需求定期通过活动窗板3堵塞或打开排放窗口2,使得集虫装置1内的飞虫尸骸能够被定期清理,从而在无需人力、同时也无需将集虫装置1拆卸下来的前提下,便能够自动清理集虫装置1内的飞虫尸骸,有效减少人工成本,以具备智能化功能。
[n0029] 其中,动力装置可以采用动力气缸,即动力气缸的伸缩杆与活动窗板3固定连接,由动力气缸的伸缩杆带动活动窗板3作伸缩运动、以实现对排放窗口2 的打开或堵塞;
[n0030] 而在本实施例中,动力装置所采用的具体实施方式为:所述动力装置包括有固定在集虫装置1上的转动电机4,转动电机4的输出轴固定在活动窗板3的侧壁面上,由转动电机4驱动活动窗板3在排放窗口2内进行周向转动、以实现堵塞或打开排放窗口2。
[n0031] 更进一步,为了简化集虫装置1的工艺难度、以便于对集虫装置1进行生产加工,在本实施例中将集虫装置1拆分成多个分体式部件,其具体结构为:所述集虫装置1包括具有下端口的壳体5、以及盖装在壳体5下端口处的底板6,所述排放窗口2、活动窗板3以及动力装置均设置在底板6上。
[n0032] 与此同时,考虑到部分飞虫尸骸会与集虫装置1的内壁粘住,为了使得其能够在活动窗板3打开排放窗口2时相分离而排出集虫装置1之外,所述集虫装置1上设置有振动器7,振动器7能够带动集虫装置1进行振动。
[n0033] 并且,考虑到集虫装置1的内底面即底板6的上端面如若为平面,则当排放窗口2被打开时、位于排放窗口2同一平面上的飞虫尸骸无法通过排放窗口2 中排出至集虫装置1之外,因此,为了尽可能使得集虫装置1内的飞虫尸骸都能够通过排放窗口2向外排出至集虫装置1之外,所述底板6的一侧部为排放窗口2、另一侧部的上端面为朝远离排放窗口2方向逐渐向上抬高的倾斜面9。
[n0034] 为了进一步提高活动窗板3在排放窗口2处周向转动的稳定性,所述活动窗板3的侧壁上设置有转动连接在排放窗口2上的转轴8,转轴8的轴线与转动电机4的输出轴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
[n0035] 更进一步,为了确保活动窗板3能够将排放窗口2堵塞住,对活动窗板3 的周向转动角度进行限制,位于所述活动窗板3上方的排放窗口2的内壁面上设置有定位凸起10,转动电机4驱动活动窗板3转动以堵塞排放窗口2时、定位凸起10与活动窗板3相抵触。即在本实施例中,当活动窗板3周向转动至0°时,活动窗板3将排放窗口2堵塞住、且定位凸起10与活动窗板3相抵触。
[n0036] 更进一步,优化动力装置与振动器7的安装位置,以保护动力装置以及振动器7不受外界影响,所述底板6的底面上盖设有保护盖体11,保护盖体11与底板6之间形成安装容腔,所述动力装置与振动器7设置在安装容腔内。
[n0037] 此外,在实际使用过程发现,当灭蛾、蚊灯停止工作时,集虫装置1内的部分飞虫能够从集虫装置1的进虫口向外逃逸,因此,为了能够在灭蛾、蚊灯停止工作时、有效防止集虫装置1内的飞虫向外逃逸,还包括具有出虫孔的集虫盘12,集虫装置1上开设有进虫口,集虫盘12的出虫孔与连接套筒13的上端口固定连接,连接套筒13的下端口与集虫装置1的进虫口固定连接,连接套筒13内设置有阻隔板14,阻隔板14由驱动装置驱动对集虫盘12的出虫孔与集虫装置1的进虫口之间进行隔断或导通。
[n0038] 更进一步,在本实施例中,驱动装置所采用的具体实施方式为: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有固定在连接套筒13上的驱动电机15,驱动电机15的输出轴沿水平方向向内穿入连接套筒13的内孔之中并固定在阻隔板14的侧壁上,由驱动电机15驱动阻隔板14在连接套筒13的内孔中进行周向转动、以实现隔断或导通集虫盘12的出虫孔与集虫装置1的进虫口。
[n0039] 并且,为了进一步提高阻隔板14在连接套筒13的内孔中周向转动的稳定性,所述阻隔板14的侧壁上设置有转动连接在连接套筒13上的转动销16,转动销16的轴线与驱动电机15的输出轴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
[n0040] 与此同时,对阻隔板14的周向转动角度进行限制,以确保阻隔板14能够隔断或导通集虫盘12的出虫孔与集虫装置1的进虫口,位于所述阻隔板14上方的连接套筒13的内壁上设置有上限位凸起17,驱动电机15驱动阻隔板14转动以隔断集虫盘12的出虫孔与集虫装置1的进虫口时、上限位凸起17与阻隔板14相抵触。并且,位于所述阻隔板14下方的连接套筒13的内壁上设置有下限位凸起18,驱动电机15驱动阻隔板14转动以导通集虫盘12的出虫孔与集虫装置1的进虫口时、下限位凸起18与阻隔板14相抵触。其在本实施例中,当阻隔板14周向转动至0°时,阻隔板14隔断集虫盘12的出虫孔与集虫装置1 的进虫口、上限位凸起17与阻隔板14相抵触;而当阻隔板14周向转动至90°时,阻隔板14导通集虫盘12的出虫孔与集虫装置1的进虫口且其导通横截面面积最大、上限位凸起17与阻隔板14相抵触。
[n0041]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之一,并非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形状、结构、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Claims (10)
[0001] 1.一种能够自动倒虫的灭蛾、蚊灯,包括有集虫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虫装置(1)的底面上开设有将集虫装置(1)的内腔与外界连通的排放窗口(2),排放窗口(2)处设置有活动窗板(3),活动窗板(3)由动力装置驱动对排放窗口(2)进行堵塞或打开。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自动倒虫的灭蛾、蚊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包括有固定在集虫装置(1)上的转动电机(4),转动电机(4)的输出轴固定在活动窗板(3)的侧壁面上,由转动电机(4)驱动活动窗板(3)在排放窗口(2)内进行周向转动、以实现堵塞或打开排放窗口(2)。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能够自动倒虫的灭蛾、蚊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虫装置(1)包括具有下端口的壳体(5)、以及盖装在壳体(5)下端口处的底板(6),所述排放窗口(2)、活动窗板(3)以及动力装置均设置在底板(6)上。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能够自动倒虫的灭蛾、蚊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虫装置(1)上设置有振动器(7),振动器(7)能够带动集虫装置(1)进行振动。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能够自动倒虫的灭蛾、蚊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6)的一侧部为排放窗口(2)、另一侧部的上端面为朝远离排放窗口(2)方向逐渐向上抬高的倾斜面(9)。
[0006]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能够自动倒虫的灭蛾、蚊灯,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活动窗板(3)上方的排放窗口(2)的内壁面上设置有定位凸起(10),转动电机(4)驱动活动窗板(3)转动以堵塞排放窗口(2)时、定位凸起(10)与活动窗板(3)相抵触。
[0007]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能够自动倒虫的灭蛾、蚊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6)的底面上盖设有保护盖体(11),保护盖体(11)与底板(6)之间形成安装容腔,所述动力装置与振动器(7)设置在安装容腔内。
[0008]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自动倒虫的灭蛾、蚊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具有出虫孔的集虫盘(12),集虫装置(1)上开设有进虫口,集虫盘(12)的出虫孔与连接套筒(13)的上端口固定连接,连接套筒(13)的下端口与集虫装置(1)的进虫口固定连接,连接套筒(13)内设置有阻隔板(14),阻隔板(14)由驱动装置驱动对集虫盘(12)的出虫孔与集虫装置(1)的进虫口之间进行隔断或导通。
[0009]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能够自动倒虫的灭蛾、蚊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有固定在连接套筒(13)上的驱动电机(15),驱动电机(15)的输出轴沿水平方向向内穿入连接套筒(13)的内孔之中并固定在阻隔板(14)的侧壁上,由驱动电机(15)驱动阻隔板(14)在连接套筒(13)的内孔中进行周向转动、以实现隔断或导通集虫盘(12)的出虫孔与集虫装置(1)的进虫口。
[001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能够自动倒虫的灭蛾、蚊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板(14)的侧壁上设置有转动连接在连接套筒(13)上的转动销(16),转动销(16)的轴线与驱动电机(15)的输出轴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CN108488090B|2021-04-30|送风机
CN200983801Y|2007-12-05|电子吸蚊机
CN214339565U|2021-10-08|一种能够自动倒虫的灭蛾、蚊灯
CN214229537U|2021-09-21|一种防止飞虫逃逸的灭蛾、蚊灯
CN101444200A|2009-06-03|太阳能全自动灭蚊系统
KR102153630B1|2020-09-08|공기정화기능을 갖는 해충포획장치
KR100620497B1|2006-09-08|사이클론방식과 카트리지 필터를 이용한 육계사용먼지제거기
CN110651771A|2020-01-07|一种可用于牲畜棚内的灭蚊灯
CN212116796U|2020-12-11|一种草原蝗虫吸捕机
CN109156448A|2019-01-08|一种灭蚊器
CN109042581A|2018-12-21|一种通过气压变化以及物体震动可快速处理害虫的装置
CN205848434U|2017-01-04|一种捕虫盒以及具备该捕虫盒的捕虫机
CN211482572U|2020-09-15|一种高效灭虫装置
CN212345065U|2021-01-15|一种风吸式杀虫灯
KR20030061707A|2003-07-22|해충 퇴치기
CN214629330U|2021-11-09|一种便于自动排虫的杀虫灯
CN201409392Y|2010-02-24|灭蚊灯
CN211674106U|2020-10-16|手持吸尘器
CN105941368A|2016-09-21|一种捕虫盒以及具备该捕虫盒的捕虫机
CN212212452U|2020-12-25|一种捕蚊器
CN201131243Y|2008-10-15|一种灭蚊灯
CN211185559U|2020-08-07|一种新型林业病虫害防治诱虫装置
CN211532441U|2020-09-22|一种新式捕虫器
CN208569682U|2019-03-01|野外昆虫计数器
CN211430571U|2020-09-08|一种动物吸毛器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8|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8|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023197075.3U|CN214339565U|2020-12-25|2020-12-25|一种能够自动倒虫的灭蛾、蚊灯|CN202023197075.3U| CN214339565U|2020-12-25|2020-12-25|一种能够自动倒虫的灭蛾、蚊灯|
[返回顶部]